欢迎来到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!
article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驾驶人状态监测系统的监测标准

驾驶人状态监测系统的监测标准

更新时间:2025-10-15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5
驾驶人状态监测系统(DMS)的监测标准涵盖生理与心理状态监测、分心与疲劳状态识别、系统性能与鲁棒性要求、法规与安全评级标准等多个方面,具体如下:  
一、生理与心理状态监测标准  
生理状态监测  
眼动追踪:通过摄像头捕捉驾驶员眨眼频率、瞳孔变化、视线集中度等指标,判断警觉性。例如,长时间闭眼(1-2秒)可能被判定为微睡眠事件,持续闭眼≥3秒则视为睡眠状态。  
心率与呼吸频率:监测驾驶员生理指标,若心率偏高或波动明显,可能暗示生理状态不稳定,系统需及时发出预警。  
心理状态评估  
语音与面部表情分析:通过麦克风和摄像头识别驾驶员情绪变化(如焦虑、愤怒),这些情绪可能干扰判断力。  
微表情探测:利用AI算法分析面部微表情,推测驾驶员潜在情绪状态。  
二、分心与疲劳状态识别标准  
分心状态定义与分类  
瞬态分心:驾驶员对驾驶任务的关注度暂时降低,但能立即恢复(如短暂看后视镜)。  
非瞬态分心:驾驶员保持注意力的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,且在驾驶过程中无法恢复(如长时间使用手机)。  
具体行为分类:  
猫头鹰式移动:头部转动带动视线转移。  
蜥蜴式移动:仅通过眼珠移动转移视线。  
长时间分心:单次视线偏离前方道路3-4秒。  
短暂分心:30秒内累计视线偏离10秒。  
手机使用:反复看向手机导致注意力分散。  
疲劳状态识别标准  
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(KSS):当驾驶员困倦程度达到KSS等级≥7时,系统需发出警告。  
闭眼时间阈值:短暂闭眼1-2秒为微睡眠,≥3秒为睡眠状态。  
反应迟钝判定:收到分心警告后3秒内视线未回到前方道路,或双眼闭合时间≥6秒。  
三、系统性能与鲁棒性要求  
检测性能指标  
检测延迟:系统需在规定时间内(如1.5秒内)发出报警信息。  
检出率与误报率:在单眼或双眼可见条件下,疲劳检测检出率需满足要求;头部检测正确时,眼睛开度监测和视线追踪误报率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  
全天候适用性:系统需在白天、夜间、雨雪、黄昏等不同光照条件下正常工作,支持驾驶员佩戴平面镜、花镜、近视镜、太阳镜等常见眼镜。  
鲁棒性要求  
抗干扰能力:系统需抵御光照变化、迎面大灯等环境噪声干扰,确保探测性能稳定。  
活体检测:支持抵御照片、视频、3D模型等非活体攻击,确保检测准确性。  
四、法规与安全评级标准  
欧盟法规要求  
(EU)2021/1341DDAW:要求车辆监测驾驶员疲劳状态,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。  
(EU)2023/2590ADDW:扩展对驾驶员注意力分散的监测要求,强调识别多种分散注意力行为。  
UNECER171DCAS:关注驾驶员监控系统整体性能,包括脱手、脱眼、疲劳、注意力分散等状态监测能力。  
Euro-NCAP2026:安全行车总分100分中,DMS占30分,测试内容与ENCAP2023一致,进一步提出鲁棒性要求。  
中国法规要求  
规定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,包括监控驾驶员注意力分散、头部姿态异常及异常驾驶行为。  
工信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知:要求L2级驾驶自动化系统具备检测驾驶员脱离驾驶任务的技术措施。  
五、系统激活与响应标准  
系统激活条件  
直接式DMS:车辆以不低于10km/h的速度向前行驶时,系统必须始终处于激活状态;或车辆以不低于10km/h的速度累计行驶不超过1分钟后,系统开始测量驾驶员状态。  
间接式DMS:车辆以不低于65km/h的速度向前行驶时,系统必须处于激活状态。  
车辆响应要求  
分心与疲劳干预:当车辆行驶速度≥20km/h时,系统需在驾驶员被判定为分心后立即发出视觉、触觉和/或声学报警;被判定为能力受损、睡着或无反应后,需立即发出更高紧迫感的警告。  
干预策略:包括改变前向碰撞预警(FCW)灵敏度、车道辅助(LDW)灵敏度,或采取降低车内空调温度、在导航系统中提示服务区距离等应对措施。  
 

人因工程与工效学

人机工程、人的失误与系统安全、人机工效学、工作场所与工效学负荷等

安全人机工程

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,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安全问题

交通安全与驾驶行为

人-车-路-环境系统的整体研究,有助于改善驾驶系统设计、提高驾驶安全性、改善道路环境等

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

ErgoLAB可实现桌面端、移动端以及VR虚拟环境中的眼动、生理、行为等数据的采集,探索产品设计、人机交互对用户体验的影响

建筑与环境行为

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来满足人的行为心理需求,以创造良好环境,提高工作效率

消费行为与神经营销

通过ErgoLAB采集和分析消费者的生理、表情、行为等数据,了解消费者的认知加工与决策行为,找到消费者行为动机,从而产生恰当的营销策略使消费者产生留言意向及留言行为

邮件联系我们:sales@kingfar.cn

扫一扫,关注微信
©2025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京ICP备14045309号-1